殷店镇2025年工作计划
  • 来源:
  • 编辑:
  • 发布时间:2025-03-07
  • 【字体:    

2025年是决胜“十四五”、谋划“十五五”的开局之年,是将全面深化改革推向纵深的关键之年,是随县打造华夏农耕文明传承发展先行区的重要之年。我们要紧紧围绕市、县目标要求,把“整体提升环境 助力支点建设”作为新的一年工作的主旋律,继续推进“四镇建设”走深走实,持之以恒兴产业、强特色、优环境、抓改革、稳发展、惠民生,在各项工作中争先进位,交出一份质量更高、成色更足、特色更优的殷店答卷。

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5000万元以上,招商引资签约金额5亿元以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亿元,外贸出口2400万美元以上。

围绕上述目标要求,重点抓好以下5个方面工作。

(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服务重大工程项目

全力招大引强。围绕全县“5511”产业体系战略目标,牢固树立“项目为王,大项目为王中王”理念,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聚焦“拿什么招、招什么、怎么招、谁来招”抓紧抓实招商引资。深入开展营商环境“十大行动”,继续把企业的困难清单、需求清单转换为地方党委政府的责任清单、任务清单,用政府的辛苦指数换企业的发展指数。

加速项目落地。跟踪保障华电二期风光一体化项目(总投资6亿)、宏盛智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总投资4亿)、殷家湾矿区项目(总投资2700万)、香菇烘干中心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便民新能源项目(总投资500万)落地。用好工业园90亩存量土地,主动融入全县招商工作,筑巢引凤优化产业布局。持续做好重大项目服务,着力保障好徐家塆抽水蓄能项目、和襄高速等重大项目的建设需求。

推进小流域治理。谋划随县沙河店河水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总投资估算约8184万元,修复破损生态缓冲带,恢复陆域、水生植被,拦截农田面源污染,增强河流自净能力和生态功能。争取政策资金1000万元,做好毛儿冲、高子山、石板冲等水库的除险加固,提升蓄水及供水调节能力。

(二)强化供应链体系建设,落实重大工作举措

助力打造全国香菇产业策源地。充分发挥省农科院食用菌科研基地、省一级菌种厂优势,年实验菌种品种60个以上,研发优质菌种;深化校企合作,储备食用菌人才,研发先进种植技术,参与建设香菇标准体系;推广“集中制棒,分散出菇”模式,用好“菇多多”香菇供应链平台;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增加冷库储存、运输服务供给,培育直播带货平台;发扬“老带新,强带弱”的互助共享精神,引导返乡创业者有序参与香菇产业,到2025年,全镇香菇种植量稳定在1亿袋,集中制棒日产能达到20万袋,冷库储存能力达到5000吨,出口额超过2400万美元。

打造健康有机香稻品牌。以“殷店贡米”项目为抓手,推广土地流转集中联营模式,提高单位面积产值,增强联农带农能力,到2025年全镇土地流转联营面积达10000亩,香稻种植面积到达34000亩,其中双订单面积达到30000亩;不断提升品牌价值,低糖优质等大米品种向30-40元每公斤的市场进军;全镇香稻稻谷收购价格不低于1.6元/斤,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参与生产、入股分红等方式获得收益达到200万元以上。

全链条发展特色香椿产业。推进香椿基地深加工生产区建设,形成“种植+生产+加工”的产品深加工线,开发香椿酱、香椿茶、香椿饼干、精油等系列特色产品,推动香椿产业在殷店扎根扩产,提高香椿产业附加值,实现企业增收带动群众致富。

(三)持续提升镇村环境,回应重大民生关注

对标“城镇化重点发展区”职能定位,坚持镇域建设一张蓝图绘到底。筹资1500万元刷黑S328省道天河口至东坡路段;筹资300万元建设艾家山大桥;筹资180万元建设鞍山大桥,优化发展框架格局。谋划神农路两侧新建排水沟及人行道大理石铺砖,预计投资500万元;谋划镇区污水渠改扩建及污水管网改造三期工程,预计投资3750万元;谋划福利院公寓新建项目,预计投资576万元,增加养老服务供给。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持续推动乡村振兴。持续打造和美乡村。结合“殷店贡米”产业发展及二妹山旅游升温机遇,因地制宜打造和美乡村,在原有基础上整体提升村庄风貌,完善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引导发展农家饭庄、民宿等庭院经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的综合治理机制。深入开展共同缔造。完善火炬村共同缔造示范点建设,带动金塔、双桥、忤水关等村完成共同缔造村民小组试点“五有三无”创建;深化“一约四会”运行机制和成效,搭建完善“逢四会”“家常点”“场院会”“村湾夜话”“四议两公开”等共商平台,进一步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常态化开展“清洁家园”,引导群众参与整治。持续治理集镇乱象,健全集镇风貌管理长效机制,把该立的规矩立起来,下大力气清除违规广告牌、临时摊位等,有效解决占道停车、占道经营、占道设摊等问题;扫除农贸市场、公厕等治理盲区。持续提升乡村品质,全面清理山边、水边、田边、路边、屋边等“五边”杂乱无章现象,清理拆除违规建筑、废旧畜禽棚舍;深入整治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拉乱接等“三乱”乱象,彻底清除沙土堆、粪便堆、杂物堆,解决柴草垛、砖石垛乱堆乱放等“三堆两垛”问题;鼓励农户在房前屋后空闲地利用废弃砖石建设各具特色的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等“三园”,实现“清洁家园”向“美丽家园”升级。按照“清五边、治三乱、建三园”的要求重点打造4-5个先进村,每个村重点打造2-3个先进湾、先进路,久久为功推动环境整体改善。

今年,县委、县政府统筹2000万元对“清洁家园”工作突出的村“以奖代补”;镇党委、政府统筹150万元投入“清洁家园”行动,这些奖补资金不是平均分配,哪个村干得越好,奖得越多。各村要想办法,出妙招,比如用好“积分超市”、“最美庭院”评选等载体,通过给奖励、给荣誉引导群众自觉投入到清洁家园行动中来,持续推进城乡人居环境点上出彩、线上美丽。

(四)谋划远景发展目标,认领重大改革事项

一是立足全局服务大局,主动融入全县大财政体系、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监管平台建设,守护好殷店镇78万亩山场、6条主河流,助力探索绿色资源变资产的随县实践。二是立足优势打造精品,深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镇级公司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为本镇“三香一油”特色产业提供现代化的菌种培育、集中制棒以及标准化、机械化、绿色化的田间管理等服务供给,推动香菇、香稻、香椿、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争取高标准农田改造指标,让更多的良田“小田并大田”。三是立足需求增加供给,支撑城乡供应链一体化平台试点建设工作,打造村级供销社,提升改造村级服务站点,通过外引内联,打造绿色智能农产品供应链,打通双向流通堵点,切实降低农民生产生活成本。

(五)提升服务承载能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布局文旅产业发展。在朱店片区打造高质量绿色农业产业区,依托鹦鹉冠、神农洞,推出“旅游+餐饮+民宿+农耕体验”的农文旅融合发展区;承接好和襄高速带来的游客资源,探索“天河口水库风光游”“和美乡村游”等项目可行性,提前布局,按需配套旅游服务供给,带动产业发展,群众增收。

助力市县重大活动。推介殷店优质香菇品种,总结标准化种植技术,推广创新的种植模式,全方位展示香菇产业发展取得的新成果、新成效,助力“随州香菇·香飘世界”系列活动,扩大“随州香菇”的省级区域公共品牌影响力。

办好本镇交流平台。谋划“请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恳谈会,吸引在外客商、能人返乡,打造增进沟通交流的平台,为本地发展创造更多机会;办好本镇农历三月三庙会,引导群众饮水思源,慎终追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殷店群众团结向善的发展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