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信访交办件石材类销号报告
  • 来源:
  • 编辑:
  • 发布时间:2019-12-25
  • 【字体:    

随县人民政府关于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交办件(编号D420000201810310076、D420000201811130003、D420000201811110042、

D420000201811110006、D420000201811080018、

D420000201811290040、D420000201811300044、

D420000201811010001、D420000201811050061、

D420000201811010057、D420000201811070046、

D420000201811090050、X420000201811130014、

D420000201811070056、D420000201811110011、

X420000201811220015、X420000201811240010、

X420000201811220014、X420000201811240011、

X420000201811300017、X420000201811270009、

X420000201811020008、D420000201811280015、

D420000201811300006、D420000201811080016、

X420000201811210003、D420000201811140083、

D420000201811210047)整改情况及现场核查验收报告

市环保督察整改攻坚指挥部:

我县承办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交办投诉件(编号D420000201810310076、D420000201811130003、D420000201811110042、

D420000201811110006、D420000201811080018、

D420000201811290040、D420000201811300044、

D420000201811010001、D420000201811050061、

D420000201811010057、D420000201811070046、

D420000201811090050、X420000201811130014、

D420000201811070056、D420000201811110011、

X420000201811220015、X420000201811240010、

X420000201811220014、X420000201811240011、

X420000201811300017、X420000201811270009、

X420000201811020008、D420000201811280015、

D420000201811300006、D420000201811080016、

X420000201811210003、D420000201811140083、

D420000201811210047)已完成整改。现将整改情况及现场核查验收结果报告如下:

一、信访人反映的事项

1、随州市随县吴山镇联华村方向有多个石头矿在生产过程存在环境污染问题,运输车辆产生的道路扬尘很大,噪声扰民;洗石头的废水未达标排入枣阳水库。工业废料倾倒到村民的农田上面的堰塘里,导致堰塘水质污染,农民无法耕种,植被也被废料填埋住了。希望相关部门加强日常管理。

2、随州市随县吴山镇违法开采矿山,吴山镇鸡鸣山附近福磊实业等企业大都夜晚开山采石,造成的粉尘污染严重。

3、万和镇新城区对面有一家鑫成石材厂,星期天白天拉石料,平时晚上拉,灰尘感觉像在沙漠里一样,挣不开眼,门都不能开。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希望引起政府重视,及时得到解决。

4、随州市随县吴山镇联华村金汇、华飞、神龙等三个矿山,随意倾倒尾矿渣,粉尘污染严重,矿山到联华加油站路段道路未硬化,路边灰尘堆积有七八厘米厚。2016年中央环保督察曾投诉过。

5、自2016年8月至今,当地政府对随县闽商石材产业(石材加工企业162家,矿山开发企业18家)采取四个“一刀切”措施责令其全部停产、停工、停业,一是一律停电,二是矿山上人员一律下山,三是生产设备一律拆除,四是拆除设备一律下山。2018年1月16日,当地政府为规避“一刀切”责任,对44家石材加工组织验收,允许复产,剩余18家矿山开采企业和118家加工企业停产至今,给当地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维稳社会压力。要求重新进行开采。

6、随州市随县万和镇青苔大房湾村四组瑞丰、康辉采石场,开山采石,生态遭到破坏,粉尘污染严重,冷却液渗漏到地下,污染地下水,三七山河流河水呈乳白色。

7、随州市石材商会向市林业局提出  申请,以临时堆放矿渣的名义违规办理大量临时占地手续,实际是盗采矿山,采矿证许可0.88平方公里,实际盗采面积达3平方公里,并将这些界外矿山非法卖给亿缘石业、众鑫石业、康友石业、旭辉石业、宏太石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生态环境破坏。

8、随州市随县吴山镇鑫丰石业有限公司没有采矿证、林业手续、安全许可证、环评手续、水土保持方案,一直偷采石矿。

9、福建石材开发商在随县吴山镇、万和镇开发十一年,开办石材加工厂、采石场近百个左右,占用土地几千公顷,破坏生态几百平方公里。生产排放的粉尘、石浆、污水污染了空气、土地、水域,影响人身健康。

10、破坏生态环境:随州市万和、吴山两乡镇,近百家石材加工企业,对纵横几十公里,面积数万公顷自然生态环境遭到毁灭性破坏,造成严重污染,尤其是吴山镇,大理石、夹长石、碎石等几十家大小企业,污染极其严重,数千老百姓无水难以生存,粉尘飞扬。未批先建,违法运行:石材企业极大多数是未批先开采,有些企业后期又补办了“环评”手续。欺上瞒下,通风报信,每次获知有检查和督办,随县环保局通知大部分石材企业停产迎检,检查后再生产。

11、闽商协会在随州市随县吴山镇办了80多家采石厂,目前占红线内耕地1000多亩,毁坏生态公益林几万亩,采石厂污染了三个大型水库。

12、随州市随县环境问题:①吴山镇星集村六、七、九组和邱河村有上百家石材加工厂没有办理任何手续,非法生产,侵占林地、耕地、鱼塘,当地政府承诺给予补偿,至今未兑现。② 联华村和三合村有采石场,对外宣传已停工,实际上是夜间开采,躲避检查。③山林复绿作假,检查过后将树木砍伐。④石材加工厂和采石场粉尘污染严重,冷却剂渗透至地下水,生产废水直排至附近农田和鱼塘,撒沉淀剂应付检查。

二、采取的整改措施

1、强化执法监管。组织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应急管理、林业、水利和湖泊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对石材加工企业和矿山开采全面体检,并下达问题整改清单,督促其加快问题整改。依法依规,加快完善各项手续。督促企业办理林地、土地占用、安全生产许可延期、环评验收等手续。强化土地监管。进一步加大石材企业临时用地监管力度,对未办理临时用地手续的石材企业,督促其尽快编制临时用地复垦方案,缴纳复垦费。

2、突出抓好水污染治理。在加工园区,高标准建设过滤池、沉淀池,做好边坡防护,通过雨污分流、逐级沉淀回收利用,加工废水实现“零排放”;在采矿区,建设拦污坝、废水处理站、废水沉淀池,矿山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3、强化粉尘污染防治。大力硬化厂区、道路和推进覆土复绿,开展园区和交通沿线环境治理。督促企业采取管网喷雾湿法生产、购买洒水车定时洒水、建设封闭式厂房、选用低噪声设备,建设石材运输车辆专用停车场和矿区车辆冲洗站。实行园区道路卫生保洁服务外包,洒水喷雾压尘、吸尘降噪,引进专业公司封闭清运废渣、锯泥,有效控制粉尘扩散。

4、强化矿山生态修复。制定矿山生态修复专项方案,对需要恢复治理的矿山平台分门别类进行治理。按照“清理、整形、覆土、复绿”四步工作法,推进“乔、灌、草”立体种植模式对矿山平台及边坡进行清理、整形、覆土和复绿,提升苗木成活率。                   

5、强化固体废弃物污染治理。规范废石堆场建设,在废石堆场修建拦石坝、排水沟、挡石墙,在采矿点建设多级拦渣坝,控制砂石下泄。提高石材综合利用率,引导30余家企业利用大切底板加工花坛石、路沿石等异型石材,利用锯泥、废石生产商砼、蒸汽砖等,消化利用锯泥、废石。

6、强化矿山监管。加大巡查监管力度,对偷采盗采矿山行为,发现一起、打击处理一起,在矿山和各个矿区通道口安装高清摄像头,对矿区和运输道路实行全覆盖、全监控;在矿区进出路口设立值班室,安排专人值守;科学设置限高限宽设施,严格管控石材运输。

7、坚持标准抓验收。制定加工企业和矿山复工验收标准,督促企业对标整改,组织开展加工企业验收。按照“成熟一个、验收一个”的动态管理原则,有序推动验收合格企业复工生产。验收不合格的企业,继续对照标准督促整改。

三、整改后的现状及效果

1.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反复学习研讨和借鉴湖州模式、麻城经验,在市委督察组的悉心指导下,研究制定了《随县石材产业整顿整改和转型发展工作方案》,积极谋划推进绿色矿山、绿色园区、绿色产业建设。突出从源头上抓治理,把“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石材产业发展的刚性约束,持续开展矿山生态环境修复,实施“双控双减”,即控制矿权数量、控制开采总量,压减同期开采平台、压减加工产能,将开采平台和加工能力各再压减20%。突出在产业转型上着力,引进大型资源综合利用项目,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促进产品升级换代,力争石材资源综合利用率逐步达到85%以上。突出在发展质效上争优,积极推进绿色矿业示范区建设,不断提高石材产品附加值和科技贡献率,努力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矿地和谐型矿区,打造一流石材产业示范基地。

2.全面建立和落实“一企一策”制度。县级领导带队,对包保企业基本情况逐项清查梳理,汇总形成19家矿山开采企业和162家加工企业“一企一策”问题清单,因企施策督促整改。目前19家矿山开采企业,4家到期、6家到量停采,2家自主关闭,其余7家已全部停产整顿,机械设备和人员已下山;76家未复工石材加工企业全部落实切断高压生产用电的停产措施;清理关停“小散乱污”无证加工点31家。市委环保督察组交办和反馈问题清单所涉及石材加工企业落实停产整顿,目前21个交办问题有12个已整改到位,申请销号,另外9个主要涉及覆土复绿和运输道路损坏的,正在抓紧整改。组织夜校,对企业法人、管理人员、产业工人全面开展法律知识和专业知识应知应会培训,累计培训3000余人次。

3.全面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包保领导、工作专班和企业施工人员一起,克服高温酷暑、边坡陡峭、取土难、运输难、浇水难等各种考验,全力以赴开展矿山覆土复绿。目前,所有界外平台全部覆土,边坡覆土率达到95%,正在因地制宜开展复绿。累计投入人力11000余人次、机械设备2000余台套,整理平台179个,整理边坡196个,覆土3100余亩、复绿800余亩,种植苗木8万余株,种植爬山虎等攀缘植物2000余株,种植草皮20余亩,播撒草籽、刺槐籽3万余斤,覆土复绿初见成效。

4.深入开展污水治理。对62座矿山污水拦截坝进行了全面排查,维修加固23座,清淤恢复库容9万余立方米。3座矿山污水处理站已与第三方公司签订营运合同,正在安装在线监控设施,确保矿山废水全收集全处理,达标排放。疏浚硬化污水截流沟8000余米,新建污水收集池18处。加工区进一步完善雨污分流设施,硬化应急池、大切池、磨光池107个,全面清理应急池和雨水池确保有效库容,做到加工污水循环使用不外排。

5.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完善开采区各项设施,增设完善界外平台标识237个,修补界桩143个,完善矿区管理公示牌18个,完成界内平台“三面围挡”67个。树立加工企业整改的标杆示范,各加工企业设置分区防护栏  3万余米,安装各类标识标牌、操作规章制度 5000余块,所有厂区弃渣场作业区10米范围外的场地完成覆土。规范建设危险废物暂存间68个,签订危险废物转运合同121份。各加工企业悬挂安全宣传标语1000余条,制作安装各类安全生产标识标牌及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牌匾8000余块。临边临崖安装了防护车挡,安装限速、转弯等道路警示牌1350余块。整修联华矿区主路9公里、加工园区破损道路5公里,修复道路排水沟30余公里。

6.加快推进尾矿综合利用。县政府与葛洲坝集团投资控股公司、中建商品混凝土公司签订项目投资框架协议,在吴山镇联华矿区建设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总投资约1.5亿元,占地面积200亩,年处理尾料尾渣500万吨,主要生产建筑骨料和机制砂,并配套建设泥粉深加工利用项目。县城投公司与随州市闽昌矿业循环经济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在万和金昌矿区建设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拟投资1.2亿元,占地150亩,年处理400万吨尾料尾渣,引进德国智能环保型人造大理石生产线,年生产200万方人造石。随县鑫峰环保建材有限公司在太白顶鑫福石业矿区的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拟投资5000万元,年处理废料150万吨。

7、组建综合管理机构和综合执法队伍。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县设立石材产业管理办公室,定编10人,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刘海兼任办公室主任;整合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应急管理、林业、水利、交通运输等部门行政执法职责,设立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定编20人。

8、严厉打击非法采矿行为。严格落实停产整顿、关闭取缔、上限处罚和严厉追责等措施,集中打击整治无证开采、越层越界开采矿产资源等违法行为,确保各类违法违规开采矿产资源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四、违法查处及追责问责情况

刑事拘留1人,约谈9人。

五、是否完成整改、是否办结的结论性意见

已完成整改,具备销号条件。

2019年12月23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