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随县政府财政决算报告
  • 来源:
  • 编辑:
  • 发布时间:2021-09-24
  • 【字体:    

第一部分:政府决算报告

第二部分:2020年度政府决算情况说明

一、2020年度举借债务情况说明

二、2020年度本级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决算执行情况说明

三、2020年度预算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说明

四、2020年度重大政策和重点项目绩效执行结果

五、2020年度转移支付执行情况说明

第三部分:2020年度决算公开表

表1:随县及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决算录入表

表2:随县及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决算录入表

表3:随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表

表4:随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决算经济分类录入表

表5:随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转移性收支决算录入表

表6:随县本级地方政府一般债务限额及余额情况表

表7:随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专项转移支付分项目表

表8:随县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决算录入表

表9:随县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决算录入表

表10:随县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转移性收支决算录入表

表11:随县本级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及余额情况表

表12:随县地方政府专项债务分项目余额情况录入表

表13:随县本级政府性基金专项转移支付分项目表

表14:随县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决算录入表

表15:随县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决算录入表

表16:随县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转移性收支决算录入表

表17:随县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情况录入表

表18:随县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情况录入表

表19:随县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结余情况决算表

表20:随县本级地方债务余额及限额情况录入表

表21:政府债券发行及还本付息表

表22:随县本级新增债券资金分配情况表

表23:随县本级地方政府“三公”经费支出决算表


关于随县2020年度财政决算和2021年元至6月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2021年9月9日在随县三届人大常委会第36次会议上

县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胡超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我向会议作随县2020年度财政决算和2021年元至6月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请予以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财政决算情况

2021年8月,省财政厅下达了随县2020年度财政结算(年终决算结算单附后),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一般公共预算

2020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598430万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188万元,省财政补助收入424199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67968万元,上年结余28361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968万元,调入资金24746万元。比年初预算427084万元增加171346万元,主要是上级财政疫情减收补助、增支补助和政府一般债券资金导致收入增加。

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总计598171万元,其中:一般公共财政支出534534万元,上解省财政支出15703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9178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还本支出38756万元。比年初预算调整数426292万元增加171879万元,主要是上级转移支付及政府债券增加导致支出增加。

收支相抵后,结转下年支出259万元,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2020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总计103761万元,其中:本级收入11320万元,省补助收入21903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转贷收入66336万元,调入资金4202万元。比年初预算37989万元增加65772万元,主要是抗疫特别国债和政府专项债券资金导致收入增加。

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总计98264万元。主要是抗疫特别国债和政府专项债券资金导致支出增加。

收支相抵后,结转下年支出5497万元,收支平衡。

(三)社保基金预算

2020年,全县社保基金收入总计183346万元,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63324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2640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33843万元,失业保险基金收入435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11035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51894万元,工伤保险基金收入175万元。

2020年,全县社保基金支出167424万元,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53737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支出31942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21940万元,失业保险基金支出190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8084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51421万元,工伤保险基金支出110万元。

2020年,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相抵结余15922万元,上年结余122798万元,累计结余138720万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2020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总计183万元,其中:本级收入为100万元,省补助收入3万元,上年结余收入80万元。

2020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80万元。

收支相抵后,结转下年支出103万元。

二、2021年元至6月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元至6月,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0561万元,

同比增收29259万元,增幅137.35%,占年度任务85500万元的59.1%。其中:税务部门完成37348万元,同比增收23199万元,增幅163.96%,占年度任务64363万元的58%;财政部门完成13213万元,同比增收6060万元,增幅84.72%,占年度任务21137万元的62.5%。

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225646万元(含中央、省级补助收入安排的支出),占年度预算458138万元的49.25%。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元至6月,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20737万元,占年初预算23395万元的88.64%,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16073万元,省级补助收入3827万元(文化旅游体育和传媒收入、农林水收入、社会保障和就业收入、其他收入等)。
    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0737万元,占年初预算23395万元的88.64%,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列支16073万元,省级补助列支3827万元(文化旅游体育和传媒支出、农林水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其他支出等)。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元至6月,社保基金收入完成97470万元,占年度预算138254万元的70.50%。其中: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收入完成17826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收入完成25032万元,失业保险基金收入完成243万元,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收入(含生育保险)完成6015万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收入完成48229万元,工伤保险基金收入完成125万元。

社保基金总支出64209万元,占年度预算121239万元的52.96%。其中: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支出完成17553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支出完成12148万元,失业保险基金支出完成104万元,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支出(含生育保险)完成4339万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支出完成29969万元,工伤保险基金支出完成96万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元至6月,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1103万元,其中:本级收入为1000万元,上年结转收入103万元。

三、2021年上半年主要工作

(一)千方百计做好增收节支。一是瞄准年初收入计划目标不放松,紧盯重点行业,加强部门协作,强化收入分析和预测,截至6月底,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超时间进度9个百分点,超收7811万元。二是加大向上争取财力性转移支付力度。截至6月底,共争取上级财政资金210432万元,其中:各类转移支付资金200412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10020万元。争取各类项目建设资金4.5亿元,大力争取财力性转移支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转移支付由2018年3.8亿元增至5.7亿元,增长幅度连续两年在全市县市区中名列第一,有效保障了基层运转和重点支出,切实缓解了财政收支压力。

(二)聚焦目标实施乡村振兴。聚焦美丽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发展目标,争取到安居镇肖家店村、均川镇龙泉村、万和镇青苔村、小林镇祝林店村、太白顶景区王店村、洪山镇温泉村6个美丽乡村(其中红色美丽乡村3个)试点村奖补资金1800万元。积极探索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拨付扶持资金500万元,采取“村集体+村干部+大户+群众”的经营模式,支持安居镇王家沙湾村、淮河镇白鹤湾村等10个村发展集体经济,增强集体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统筹中央、省、市、县四级乡村振兴衔接资金12690万元,财政涉农资金4.13亿元用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支持乡村产业发展和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建设,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保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三)多措并举优化营商环境。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严格兑现招引政策,本级财政预算中小企业发展资金3000万元,已为5家企业兑现奖励资金2183.25万元,引导和鼓励中小企业提质增效。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对13家“2020年度突出贡献企业”直接奖励资金84万元,对33家外贸出口企业奖励资金731.51万元,为3家企业争取到激励性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资金500万元,为企业发展增添后劲。支持融资平台助企发展。积极向省财政厅争取支持融资担保机构财政专项借款项目资金2000万元,无息借给湖北银润融资担保公司,通过该公司为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三农”提供融资担保服务。支持立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参股随州市金融控股有限公司8600万元,截至6月底,该公司已为随县提供担保贷款近10亿元,续贷过桥贷款近5亿元。推动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大力优化政府采购环境。更新政府采购管理系统,新系统已于1月1日正式上线运行,目前所有100万元以上的货物、服务类,200万元以上的工程类已全部进场交易,实现平台之外无交易。印发文件取消投标保证金,严格落实“不得设定对供应商实行差别待遇或者歧视待遇的条款”等规定。落实了集中采购机构所有采购文件全部免费发放,云平台招标的所有工程项目招标文件全部免费下载整改措施。推行各采购单位在满足机构自身运转和提供公共服务基本需求的前提下,预留本部门年度政府采购项目预算总额的30%以上,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其中,预留给小型和微型企业的比例不低于60%,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动态调整涉企收费清单。严格落实惠企政策清单,并根据省财政厅公布的最新清单对县级收费清单进行了7次动态调整;同时,在非税收入管理系统及时更新收费标准,做到收费政策透明、清单外无收费。

(四)发挥职能助推国企改革。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随县国有企业改革2020--2022三年行动方案》,推动县城投公司市场所化转型和退出政府融资平台。根据随州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开展民企挂靠国资问题综合整治专项行动的通知》精神,对县属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合资合作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排查,重拳清理整治虚假合资及虚假股权转让、挂靠经营、改制不到位导致国企名号被借用的三类民企挂靠国资问题。加强县出资企业风险管控,建立绩效考核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积极推进乡镇经营性全民所有制国有企业改革,对各乡镇的僵尸企业完成企业注销登记和档案资料移交上报手续,做好企业资产核查登记和人员分流安置;对健康运营的国有企业全面进行公司制改制,加强日常监管,建立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

(五)精准发力深化财政改革。建立直达资金制度,严格按照直达资金使用范围和支持领域,建立直达资金分配使用台账,确保资金直达基层、直接惠企利民。今年截至7月29日,已收到上级直达资金指标108877万元,已分配99710.56万元,分配进度91.6%;累计支付74851.44万元,支付进度68.7%。开展投资评审工作,今年已完成了11个项目预算评审,送审金额4.88亿元,审减金额5441.54万元,完成了4个项目决算评审,送审金额9537.52万元,审减金额112.47万元。推进预算一体化,预算管理一体化是以系统化思维整合预算管理全流程,建立各级财政统一的预算管理一体化规范,将各财政业务管理规则嵌入一个系统,分模块构建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制度+技术”的财政预算管理机制。目前我局已完成新旧系统指标对接工作,新系统已正式上线运行。

四、下半年工作安排

(一)强化财政收支管理。一是聚焦全县财政收入预期目标,分季度督办各相关单位,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立足全局,发挥职能,抢时间、抢机遇、抢要素,竭尽所能实现预期收入目标。二是带头树立“过紧日子”思想,狠抓“紧日子”措施落细落实,大力压减非急需、非刚性和低效支出,一般性支出在上年决算基础上再压减10%,严格预算管控,坚持先预算后开支、无预算不开支,确保“三保”保障到位。

(二)做好债券申报发行。一是今年省财政厅下达我县2021年一般债券发行额度35978万元,已申报发行10020万元,遵循一般债券申报发行按季申报的程序,其余部分接省厅通知后按要求进行申报。二是专项债券由于限额为负数的原因,目前,没有项目进入发行库,待省人代会通过限额调整后,再申报进入发行库。我局已督导各债券申报单位按照省财政厅的要求,积极完善项目各项前期手续,包括发改立项、可研批复、“一案两书”、土地环评规划建设等各项手续。

(三)推行财政投资评审。为了进一步优化财政资源配置,防范政府投资风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我局初拟了《在全县开展财政性资金投资项目评审的通知》,拟请示县政府审定后,以县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文件,对财政投资在200万元(城投公司400万元)及以上的工程类建设项目、50万元(城投公司100万元)及以上的服务类项目开展投资评审工作,规范全县财政性资金投资项目评审工作,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四)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宣传惠企政策,与相关部门建立惠企联系机制,通过各部门数据共享,直接比对筛选出符合政策条件的企业,落实“免申即享”,送政策福利上门,让企业集中精力忙发展。全面推行限时办结,我局对口股室收到各主管部门拨付申请3个工作日内提出拟办意见,各种审批手续到位后2个工作日内拨付资金,特殊情况不能办结的,主动联系,上门服务。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根据市统筹安排,力争年底建成网上商城,各协议供应商将相关货物或服务的参数、价格在网上发布,各采购人直接在网上选择质优价廉、适合自己的货物或服务。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虽然今年经济运行形势极其困难,但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进一步坚定信心、主动作为、奋发有为、担当善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确保全年财政收支平衡,助力随县经济平稳运行。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