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随县2024年1-11月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 来源:
  • 编辑:
  • 发布时间:2024-12-26
  • 【字体:    

县级2024年1-11月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草案公开目录

一、关于随县2024年1-11月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二、随县2024年1—11月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草案

1.随县2024年1—11月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执行表

2.随县2024年1—11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执行表 

3.随县2024年1—11月地方政府一般债务情况表 

4.随县2024年1—11月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执行表

5.随县2024年1—11月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执行表

6.随县2024年1—11月专项政府债务情况表

7.随县2024年1—11月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执行表

8.随县2024年1—11月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执行表

9.随县2024年1—11月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执行表

10.随县2024年1—11月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执行表

11、随县2025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明细表

12、随县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明细表

13、随县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表

14、随县2025年三公经费预算支出表

15、随县一般公共预算税收返还及转移支付表

16、随县2025年政府性基金收入表

17、随县2025年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表

18、随县2025年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表

19、随县2025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表

20、随县2025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表

21、随县2025年有资本经营预算转移支付表

22、随县2025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表

23、随县2025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表

24、随县2025年政府一般债务限额和余额情况表

25、随县2025年政府专项债务限额和余额情况表

26、随县2025年地方政府债券还本付息情况表

27、随县新增政府债券使用安排表

三、2025年县本级转移支付情况说明

四、2025年举借政府债务情况说明

五、2025年“三公”经费安排情况说明

六、绩效管理情况说明

七、名词解释

八、重点项目等绩效目标情况


关于随县2024年1-11月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4年12月26日在随县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随县财政局局长  杨海波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报告2024年1—11月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4年1-11月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财政工作紧紧围绕县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批准的财政预算,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开源节流稳增长,统筹创新推改革,保障重点惠民生,防范化解降风险,财政收支运行总体平稳。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

2024年1-11月,全县完成公共预算总收入580160万元,为预算的87.12%。具体包括: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7537万元,为预算(调整后预算,下同)的85.17%,同比增长18.49%。其中:税收收入62064万元,为预算的86.08%,同比下降3.11%;非税收入55473万元,为预算的84.18%,同比增长57.85%。

上级补助收入379876万元,为预算的93.96%。

政府债券转贷收入38619万元,为预算的100%。

上年结转收入44128万元,为预算的100%。

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

2024年1-11月,全县公共预算总支出563297万元,为预算的84.59%。具体包括:

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31645万元(含中央、省级补助收入安排的支出),为预算的89.40%。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1793万元,为预算的72.56%;国防支出97万元,为预算的97%;公共安全支出11330万元,为预算的82.54%;教育支出79875万元,为预算的90.73%;科学技术支出8717万元,为预算的99.09%;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275万元,为预算的64.6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0719万元,为预算的90.38%;卫生健康支出32647万元,为预算的94.6%;节能环保支出3647万元,为预算的76.96%;城乡社区支出32812万元,为预算的92.6%;农林水支出122676万元,为预算的91.15%;交通运输支出44745万元,为预算的92.9%;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4295万元,为预算的82.6%;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1297万元,为预算的97.3%;金融支出3349万元,为预算的100%;援助其他地区支出40万元,为预算的100%;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3031万元,为预算的84.62%;住房保障支出15504万元,为预算的94.92%;粮油物资储备支出2016万元,为预算的99.8%;灾害防治与应急管理事务支出2647万元,为预算的83.11%;其他支出149万元,为预算的100%;债务付息支出8950万元,为预算的96.43%;债务发行费用支出34万元,为预算的100%。

与2024年预算调整后相比,部分预算项目支出未达到序时进度的主要原因是:部分项目由于项目前期手续办理过长影响项目进度导致资金拨付进度滞后。

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31652万元,为预算的100%。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2024年1-11月,全县完成政府性基金收入215827万元,为预算的93.03%。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63196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196万元,污水处理费收入469万元,政府性基金省级补助收入13373万元,债务转贷收入86750万元,上年结转收入51843万元。

2024年1-11月,全县完成政府性基金支出149594万元,为预算的64.48%。其中:卫生健康支出341万元,城乡社区支出44563万元,农林水支出10647万元,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790万元,专项债券收入安排的支出52128万元,彩票公益金安排的支出1410万元,债务付息支出10163万元,债务发行费用支出74万元,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29478万元。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2024年1-11月,全县完成社保基金收入101061万元,为预算的90.76%。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52537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48524万元。

2024年1-11月,全县完成社保基金支出79992万元,为预算的91.44%。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36720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43272万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情况

2024年1-11月,全县完成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5201万元,为预算的100%。其中:其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企业利润收入5156万元,上级转移支付收入6万元,上年结转收入39万元。

2024年1-11月,全县完成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352万元,为预算的6.77%。其中:用于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及改革成本支出42万元,国有企业资本金注入300万元,其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0万元。

与2024年预算调整后相比,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未达到序时进度的主要原因是:根据相关政策要求,年末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结余资金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支出。

(五)政府债务情况

截至2024年11月底,省政府核定我县政府债务限额693652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324502万元,专项债务限额369150万元。

随县政府债务余额665132万元。其中:一般债务287910万元,专项债务377222万元。

上述数据为2024年1-11月数据,在年终办理县级财政总决算,省、市财政对我县财政结算批复后,上级补助收入、上解支出、结余结转等可能发生变动,我们将依法再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

二、落实县人大决议和主要财政工作

一年来,财政部门认真落实县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相关决议,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习惯过“紧日子”思想,知责担责、积极进取,全力以赴抓收入、优支出、兜底线、保重点、防风险,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

(一)抓收入、拓财源,奋力实现财政收入“全年红”。

一是狠抓收入促增长。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主动作为、克难奋进,一手培植长效可持续财源,一手多方挖掘潜在财源,逐旬逐月调度收入及时入库。预计全年实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8000万元,同比增长10.4%,圆满完成年初目标任务,“财政两收”增速在全市位居前列。二是向上争资增财力。全面梳理研究上级转移支付补助政策和重点投向,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截至11月底,共争取资金505245万元,其中:各类转移支付资金379876万元,一般债券38619万元,专项债券86750万元,有效缓解了财政支出压力。三是盘活资产提效益。纵深推进大财政体系建设,全面编制国有三资“一账一表”,清理出有效资产7347886万元,可利用资产377444万元,全面掌握了全县国有资产底数。支持县属国企收购开发矿山矿权、水库河砂等资产资源,统一运营县经济开发区科创园、公租房等项目资产,国有“三资”处置收入完成32500万元,国企负债率由40%下降至12.52%。

(二)强保障、兜底线,努力办好民生民计“优先项”。

一是教育投入“有力度”。统筹资金88039万元,全力保障各教育阶段生均经费、学生资助、教师补助。争取资金3547万元用于33个义务教育校舍建设项目,安排2508万元支持高中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县域办学水平。二是社会兜底“有温度”。筹措社会救助资金19928万元,保障全县13929名城乡低保对象、6736名特困供养对象、358名孤儿基本生活。拨付资金9444万元,足额落实退役士兵安置、优抚对象抚恤、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星级创建等保障政策。安排就业补助资金3259万元,落实就业培训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创业扶持补贴等政策,保障就业局势总体稳定。三是医疗保障“有强度”。统筹基本公共卫生补助资金6091万元,用于慢性病系统管理、家庭医生服务等医疗民生工程,提高城乡居民健康保障水平。拨付资金4145.73万元,深化公立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加强“医卫融合”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拨付医疗救助资金2839万元,全力解决困难群众“看病贵、就医难”问题。四是文旅发展“有热度”。安排文化旅游资金1499万元,支持演艺惠民、送戏下乡、文化场馆免费开放等文化惠民活动。拨付文旅活动经费851万元,为“大洪山杯”中国公路自行车联赛、中国休闲度假大会和炎帝文化庙会等活动提供财力保障。

(三)补短板、添动能,聚力投身乡村振兴“主战场”。

一是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战略,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稻谷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补贴资金14659万元,拨付“三农”保险补贴资金3120万元、农机报废更新特别国债560万元,切实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二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统筹整合涉农资金95939万元,积极支持现代农业、高标准农田、水利发展、乡村振兴等项目建设,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三是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片项目已基本完工,正在办理审计验收。2022-2023年我县10个美丽乡村示范点通过省厅验收。其中:淮河镇龙凤店村被评为引领示范村,获得省级奖补资金100万元;安居镇张家井湾村、洪山镇杜家店村、万和镇倒峡村被评为典型示范村,获省级奖补资金150万元。成功争取2024年省级美丽乡村试点资金1500万元,全力推进合河村、童家湾村、新城居委会、新屋村、祝东村美丽乡村试点建设工作。

(四)优环境、强服务,用力夯实经济发展“基本盘”。

一是高效兑现惠企资金。采取“免申即享”方式兑现各类惠企资金11847万元,奖补资金体量在全市位居前列。为140家企业和个人发放担保贷款7814万元,拨付贷款贴息108万元,帮助县内中小微企业用足用好政策优惠。二是优化政府采购机制。深化政府采购改革,免收政府采购投标保证金和履约保证金,价格评审优惠幅度提高至10%-20%,切实为企业“减负松绑”。完成281笔政府采购业务,采购合同金额达71372万元,中小微企业占政府采购总额比例高达87.3%。三是提供企业融资支持。深入推进“政采贷”融资支持政策,搭建好“政银企”沟通平台,“政采贷”累计融资金额达3879万元,融资规模同比增长147%,有效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促进市场主体健康发展。

(五)防风险、提效能,着力管好财政资金“钱袋子”。

一是落实“过紧日子”要求。研究制定了《随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收支管理的通知》《随县党政机关落实中央习惯过紧日子的相关要求》等一系列过紧日子的具体措施,全县“三公”经费、会议费和培训费等一般性支出预算只减不增,取消县内差旅费、交通补助报销,落实规范节约公务接待就餐制度,实现一般性支出同比压减10%。二是做实项目“两算”管理。落实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全面开展政府投资项目“两算”填报工作,推动21个投资项目完成竣工结算和财务决算,实现全县项目投资结算率和决算率“双100%”。三是全力化解存量债务。积极向省厅争取隐性债务置换政策支持,严格按照化债目标多方筹集化债资金,按时偿还政府到期债券本息共计80913万元。四是健全内控管理体系。全面清理乡镇财政账户,将财政资金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实现资金支付全要素、全流程动态监管,有效提高了财政资金支付效率、安全性和透明度。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全县上下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努力保持了我县财政逆势增长、平稳运行。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运行中还存在很多亟待破解的难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财政收入结构需要优化,2024年我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138000万元,其中税收收入预计完成72100万元,税收收入占比仅为52.2%,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有一定差距,税收质量有待提高;二是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未来几年将迎来政府债券还本付息高峰期,我县财政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争取政策性资金与挖掘内生潜力的能力和水平仍需要进一步提升;三是预算绩效管理落实不够到位,少数部门绩效意识尚未牢固树立,重支出、轻绩效的现象仍然存在。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认真听取各位代表、委员意见,积极采取措施并加以解决。

三、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

(一)财政收支形势分析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推进实施“强县工程”的关键之年。在保障县委、县政府重大战略、重大项目、民生刚性支出方面,资金需求不断增多,对财政保障能力的要求更高、期待更强,财政收支仍将处于增长承压期。综合分析,财政“紧平衡”态势将会延续,必须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努力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二)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从严从紧控制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实施更加积极财政政策,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重点保障基本民生支出、重大政策支出和重点项目建设支出,注重惠民生、促发展、增后劲,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和支出安排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综合考虑全县主要经济指标和各项政策性收支增减因素,预计2025年全县公共预算总收入659798万元。具体包括: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150000万元,同比增长8.7%。其中:税收收入86400万元,同比增长8.7%;非税收入63600万元,同比增长8.7%。

上级补助收入预计381843万元。其中:返还性收入1227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357614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23002万元。

调入资金预计80000万元。

上年结转收入预计12262万元。

政府债券转贷收入预计30693万元。

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预计5000万元。

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全县公共预算总支出安排657547万元,同比增加0.59%,主要是保障基本民生等刚性支出增加,具体包括: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597720万元(含中央、省级补助收入安排的支出)。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9861万元,国防支出119万元,公共安全支出16679万元,教育支出88347万元,科学技术支出8848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2167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27443万元,卫生健康支出39024万元,节能环保支出4367万元,城乡社区支出43522万元,农林水支出104602万元,交通运输支出50087万元,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4395万元,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1273万元,金融支出3700万元,援助其他地区支出40万元,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3503万元,住房保障支出18273万元,粮油物资储备事务支出2516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3474万元,其他支出6000万元,债务付息支出9430万元,债务发行费用支出50万元。

上解省财政支出24152万元。

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33675万元。其中:政府一般债券自有资金还本支出2982万元,再融资债券还本支出30693万元。

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000万元。

收支相抵,年终结余2251万元(按照财政部统一要求,市县区各预算部门未形成实际支出的国库集中收付结余,不再按权责发生制列支,未实际支出款项作为年终结余转入下年预算收支)。

(四)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计和支出安排

2025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计157126万元。其中: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375万元,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2565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59185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110万元,污水处理费收入690万元,其他政府性基金专项债务对应项目专项收入35067万元,政府性基金上级补助收入10282万元,上年结余收入48852万元。

2025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137736万元。其中:城乡社区支出85680万元,农林水支出8800万元,彩票公益金安排支出2796万元,债务付息支出11623万元,债务发行费用支出50万元,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28787万元。

收支相抵,年终结余19390万元。

(五)社保基金预算收入预计和支出安排

2025年,全县社保基金预算收入预计为110352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59112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51240万元。

2025年,全县社保基金预算支出安排97338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46098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51240万元。

收支相抵,年终结余13014万元。

(六)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计和支出安排

2025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计为15006万元。其中:其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企业利润收入15000万元,省级补助收入6万元。

2025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安排15006万元。其中: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6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出资金15000万元(年末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调出至一般公共预算,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支出)。

收支相抵,当年收支平衡。

四、扎实做好2025年财政工作

2025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我们将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严格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批准的预算,在稳增长、促改革、惠民生、强监管上积极进取,在财政政策上持续用力,努力开创财政改革发展新局面。

(一)着力培植“大财源”,持续推进全县税源扩量提质。一是强化收入征管。全面盘点税收收入增收潜力,做好挖潜工作,依法依规加强非税征收管理,确保应收尽收,保证税费及时足额入库、颗粒归仓。强化石材、建筑业等重点行业以及建安税、成品油重点税源监控,堵塞监管漏洞,严防跑冒走漏。二是积极向上争资。密切关注上级政策导向,抢抓中央一揽子政策“窗口期”,聚焦“两新”“两重”领域,提前谋划项目储备,全力争取更多项目进入超长期特别国债、政府专项债、中央和省级预算内投资的“盘子”和上级政策规划的“笼子”。三是着力培财增收。持续关注新能源产业、智能制造业等新兴行业发展情况,强化财政政策供给、资金保障和债券资金支持,聚焦“5511”产业体系发展,培育新兴产业,稳住收入基本盘。

(二)着力建设“大财政”,持续推进财政改革走深走实。一是持续推进大财政体系建设。进一步摸清全县“三资”底数,加大“三资”清理盘活力度,对全县国有资产进行清理确权,把分散国有“三资”纳入“一账一表”管理;实施国企新一轮改革提升行动,做大做强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提升上缴国资收益比例和规模,提高国有“三资”使用效益和财政收入贡献度。二是持续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绩效综合评价。加强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健全“三库、两算、三评”机制,推动政府投资项目实现前期提质、建设提速、“两算”提标、运营提效、管理提能。三是持续开展“零基预算”改革。打破基数依赖和支出固化格局,革新预算管理方式和编制方法,加强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提升财政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四是持续深化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动态更新惠企政策清单,简化惠企资金拨付流程,优化政府采购服务,健全“政采贷”工作机制,用真金白银“硬举措”保障全县优质营商“软环境”。

(三)着力实施“大民生”,持续推进社会发展行稳致远。一是强化财政支出管理。坚持树立“节支也是增收”的理念,大力压减公务接待、公务用车等一般性支出,统筹各类资金优先保障基本民生、机构运转、工资发放等刚性支出,坚持政府过“紧日子”,保障人民过“好日子”。二是筑牢兜实“三保”底线。坚持“三保”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地位,落实省市县“三保”分级责任体系,严格执行“三保”支出清单管理,足额编列“三保”预算,严防“三保”风险。三是加大民生保障力度。聚焦住房改善、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等领域,强化财政资金支持,重点保障“强县工程”、香菇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景城一体化、深化共同缔造等建设和“清洁家园”行动,持续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

(四)着力构建“大管理”,持续推进财政资金平稳运行。一是加强政府债务风险防范管理。严格执行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健全化债长效机制,严格落实化债举措,积极稳妥控增量、去存量。开展政府债券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借用管还”闭环管理。二是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坚持“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原则,以预算管理一体化为抓手,优化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机制,扩大绩效评价范围,强化评价结果应用,通过数据的标准化实现预算绩效管理规范化。三是加强国库资金管理。落实常态化资金直达机制,强化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持续推动基层财政内控整改工作,规范乡镇财政专户开设变更管理,防范基层财政运行风险。四是牢固树立依法理财理念。整合监督评价、会计管理、绩效约束等监管,健全预算安排与落实巡视整改、人大政协监督、审计监督和绩效评价结果挂钩机制,加强预决算公开,提高财政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

各位代表,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做好2025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自觉接受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指导,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只争朝夕的进取心,奋发作为、实干重行,全力完成2025年各项财政工作任务,为推动随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